原标题:重庆市总工会聚焦工匠人才“选、育、管、用”配资股票配资,全链条推动“工”变“匠”(引题)
“全周期”护航激活工匠人才源头活水(主题)
本报记者 黄仕强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工会建立劳模工匠储备库50个;选树各级工匠人才917人;慰问、帮扶劳模工匠6868人次……”近日,重庆市总工会公布了“全周期”护航工匠人才的“成绩单”。
近年来,重庆市总聚焦工匠人才“选、育、管、用”全链条,打造劳模工匠“培育链、服务链、管理链”三链融合的服务管理体系,通过实施“储备—培育—选树”的梯度行动,构建“职业成长+日常服务+作用发挥”三维支撑,实行市、区、县(产业)、企事业单位工会三级管理模式,形成“选苗精准化、育才场景化、服务个性化、管理全方位”的工匠人才“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机制,让工匠人才从“潜力股”成长为“顶梁柱”的路径更清晰、保障更有力、舞台更广阔。
厚植由“工”变“匠”沃土
日前,重庆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印发《巴渝大工匠培育行动规划(试行)》(以下简称《行动规划》),旨在通过系统化培育、服务、管理机制,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贯通大国工匠人才培育体系,着力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
重庆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余季平告诉记者,《行动规划》是聚焦工匠人才“选育管用”全链条,厚植职工由“工”变“匠”沃土的制度化总结。在选育环节,培育对象须具备3年以上一线工作经验,在“引领力、实践力、创新力、攻关力、传承力”五方面展现明显发展潜力;各区县总工会、市级产业工会结合本地、本产业职工数量、经济发展状况等,建立巴渝大工匠后备人才库。同时,各级工会将为培育对象提供“单位培育+专项培训+实践历练”的培训机会。
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首席信息安全督查专家韩世海便是这一培育体系的受益者之一。自2024年被确定为大国工匠培育对象,他先后完成了全国总工会、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的首期“大国工匠人才培训营”全部学习内容,并顺利通过结业答辩;前往彭水、丰都等区县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活动……
韩世海的经历是重庆工匠培育体系成效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重庆以各级工匠学院为重要依托,广泛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活动,累计覆盖人次达700.43万人次,有力推动广大职工实现从“工”到“匠”的精彩蝶变。
兜住工匠人才的“幸福底色”
“获评渝中区‘母城工匠’称号后,区总工会的工作人员会定期了解我的工作生活情况,收集意见建议,还经常邀请我参加区里组织的各项活动……”谈及工会服务劳模工匠的举措时,千叶眼镜连锁股份公司特级装配师陈强说道。
渝中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叶梅介绍,近年来,区总工会围绕提升工匠人才的政治、经济、社会和荣誉地位,开展劳模工匠“全生命周期”尊崇行动。今年以来,区总工会通过入户走访、寄送慰问信、配送慰问品等方式慰问劳模工匠490余人次;举办“劳模工匠兴趣培训班”13场,培训服务劳模工匠300余人次;邀请20余名工匠人才参加工会组织的各类活动。
九龙坡区总工会通过印发《各级劳动模范、工匠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实现服务与管理的平衡。该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刘康告诉记者,全区各级工会定期开展政策宣讲与廉政教育,筑牢工匠人才的思想防线;实行工会、单位(镇街)双重管理,在职劳模工匠由所在单位反馈在岗表现、退休劳模工匠由所在镇街反馈生活状况。
为给工匠人才创造良好的攻关、创新条件,今年8月,重庆市总工会联合市科技局、市人力社保局、市知识产权局、市科协出台《构建职工创新全周期服务机制实施方案(2025-2029年)》,并制定《重庆市职工创新项目管理办法(试行)》,通过“渝工创新”平台,利用工会资金支持职工、工匠人才开展的技术攻关、技术革新、技术创新等活动。
如今,重庆工会对工匠人才的“全周期”服务管理,不仅构建起覆盖工匠人才职业全链条的保障网络,更以“温度”与“精度”并重的举措,夯实了工匠人才的“幸福底色”。
一群人带动一座城
据重庆市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负责同志介绍,目前,全市累计培育各级工匠人才10694名;建成各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959个,并依托工作室开展创立攻关、技能提升、技能传承等,累计获得专利15776项,创新及攻关数57505件,创新成果取得直接经济效益658.28亿元,开展技能培训6.28万场次,覆盖职工242.25万余人次。
以国网重庆市南供电公司张毅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例,该工作室聚焦电网安全、智能运维等领域研发创新成果53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04项,并累计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100多名。
重庆市总还鼓励各级工会积极探索劳模工匠“抱团”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其中,九龙坡区总工会在全市率先组建起以“匠心”“筑心”“爱心”为核心的“三心”劳模志愿服务队。近年来,随着该服务队的120余名劳模工匠成员带动该区数百名技术工人、热心人士主动投身志愿服务,实现“一群人带动一座城”的社会效益。
与此同时,重庆市总通过纵深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三进宣讲”等活动,以及推动劳模工匠跨企业、行业联动等方式配资股票配资,为工匠人才“大展拳脚”提供舞台。“下一步,市总工会将持续深化工匠人才‘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机制,强化政策供给与资源整合,推动工匠人才培育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完善数字化服务平台,优化创新成果转化生态;探索跨区域协作模式,充分发挥工匠人才辐射效应,为重庆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余季平说。
量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